当胸部CT普遍进入体检项目后,很多人常常被报告上的“肺结节”吓到,总担心它会癌变。
近日,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,专家明确表示,检出肺结节并不等于确诊肺癌,95%的肺结节为良性,仅5%存在恶变可能。
哪些肺结节要考虑切除?
多数肺结节为炎症、钙化灶等良性结节,可能是陈旧性炎症导致,并非所有结节都是癌前病变或具有癌变可能,结节数量多也不代表危险就大。
有些患者检出肺结节后过度焦虑,总担心会不会得癌,心理负担严重。医生强调,检出肺结节后不必过度紧张,按需可到我院肿瘤结节科就诊。
从结节大小看:
直径1厘米以下,尤其是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,若无明显恶变风险一般无需处理,有风险者密切观察即可。
普通健康人群:
5毫米以下结节定期观察,无需干预;
5毫米~1厘米,尤其是8毫米以上结节,应按3个月、6个月、12个月的周期规律复查。
重度吸烟等高危人群:
8毫米以上结节应引起警惕;
1厘米以上结节需密切复查,如不能排除恶性,建议积极进行活检或手术治疗;
疑似炎症的结节,可遵医嘱短期服用抗生素观察。
最常见的炎性肺结节多由细菌、病毒、真菌、支原体等病原体引发肺部急慢性小感染导致,如结核感染、新冠病毒感染、过敏性肺炎等。
此外,免疫力低下时,上呼吸道病原体可下行至肺部引发炎症;急慢性咽喉炎、扁桃体炎、鼻炎、鼻窦炎等炎症也可并发肺结节。
这类结节大多为良性,直径多小于3厘米。急性感染期的炎性结节,随着炎症消退,结节也可能缩小甚至消失,但较大结节可能长期留存。
中医辨结节
中医认为,结节的发生多因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;或过食肥甘厚味,脾失健运,酿生痰湿;或长期吸烟、酗酒,烟毒灼伤肺络,酒毒结聚于肝;或久坐久卧,血脉不畅,瘀血内生;或年高体弱、大病久病之后,元气亏虚,血行无力,日久则痰浊、毒邪、瘀血胶结,聚而成块,发为结节。
我院中医肿瘤结节科特邀主任赵增武指出,气郁质、痰湿质、瘀血质等体质的患者,更易发生结节,而且常常多部位结节并存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,有可能改善体质,减少结节发生。因此,结节是可以预防的。
养肺做到3件事
日常生活中,培养健康习惯有助于保护肺部:
1. 避开污染
戒烟限酒,远离二手烟、三手烟;在有放射性或污染环境中工作的人员,应做好职业防护;雾霾天减少外出,必要时佩戴N95口罩;厨房保持通风,减少油烟吸入。
2. 均衡饮食
多摄入深色蔬菜、水果、坚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,适量补充优质蛋白。
3. 规律生活
每周进行3~5次快走、游泳等有氧运动,有助提升心肺功能;保证每晚7~8小时优质睡眠,避免熬夜,维持免疫系统稳定;保持平和心态,适当进行自我心理调适;若有肺部疾病家族史,须定期体检。